回望40年之一:复办初期的华侨大学

作者: 统稿:张罗应 采访:张罗应 张为健 吴江辉 刘沛   来源: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18-12-13    浏览次数:

 

  

197810月华侨大学举行复办开学典礼,首批数学、化学、土木三个系181名学生按时入学,圆满实现中央“当年复办当年开学”的托付。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华侨大学复办40年。“1960年,华大在一张白纸上开始书写,1966年这张纸被撕碎了。1978年学校复办,可以说,又得从一张新的白纸开始。”回忆40年前那段岁月,华侨大学退休教师林士明如是说。

 

  林士明是华侨大学复办后第一届学生——数学系1978级的一员,而数学系是华侨大学1978年复办时最早招生的三个系之一。

 

  华侨大学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1960年,为适应归国华侨青年学生回国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华侨大学创办。1970年,学校因“文革”被撤销停办。197610月,“文革”动乱结束,党和国家把恢复华侨大学和暨南大学的问题摆上议事日程。19784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务院侨办《关于恢复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有关问题的请示》,要求华侨大学早日复办招生开学。福建省委十分重视,立即成立了复办华侨大学筹备领导小组。

 

 

 

19781023日,华侨大学隆重举行复办挂牌仪式,师生们挂起廖承志校长亲笔题写的校牌。

 

  彼时,因“文革”被撤销,华侨大学一穷二白:校址被安排给福建医科大学做校址,学校原有校舍、通讯和生活设备等也移交福建医科大学;土建系并入福州大学,外语系并入厦门大学,医学系并入福建医科大学,三系教职员工、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也分别由三校对口选用。

 

  19785月,得知复办消息的杨翔翔主动要求从福州大学调回华侨大学,成为第一批来校报到的教师。赖奕永,也于复办当年从厦门水产学院调回华大。负责宣传工作的陈行宪,则是19789月来到华大的。

 

  而李孙忠是19798月才回到华大的。李孙忠是“文革”前华侨大学的教师,1970年学校被撤销停办,他1971812日才离开,1974年调到厦门水产学院任教。据他回忆,复办华侨大学筹备领导小组成立后,随即在数学楼106室召开了一次筹备会,“把当时下放到福建省的原华大教师都叫回来,告诉大家华大要复办了,可以回来了。”“我参加了那次会议,之后我们一起在教工食堂吃了一顿饭。”他说。

 

  正是在筹备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华大人艰苦创业,夜以继日加快筹建步伐。1978年秋,华侨大学筹建初成,首批招收数学、化学、土木三个系181名学生。

 

 

复办初期的华侨大学校门

 

     “荒凉!”林士明如此形容自己第一天来校报到看到的情形,当时学校没有围墙,放眼望去,除了北区的五栋宿舍楼以及食堂和南区数学楼等几栋楼外,周边都是农田,要去数学楼上课或者去学校对面的城东供销社买东西,可以抄近路穿过农田小路。

 

  同为数学系1978级的彭霈也清楚地记得,他是19781020日来校报到的,随后参加了在教工食堂举行的开学典礼和在数学楼前举行的复办挂牌仪式。据他回忆,“当年福建医科大学仍旧在此办学,医大1976级、1977级的同学也在校园里。所以当时华大土木系学生还寄学在福州大学,只有我们数学、化学在泉州本校区上课,差不多有100多名同学。”

 

  而他俩的同学王锋,其父母正是当时福建医学界的专家、福建医科大学的一员。1971年,王锋随父母来到华侨大学的校园学习、生活,1978年作为应届毕业生参加高考考入华大。“学校为我们第一批同学迎新的横幅,都是我参与去挂的。”王锋笑着说。

 

  “复办初期,条件非常艰苦。”这是大家的共同记忆。为了顺利复办,华大与医大商讨归返校舍。李孙忠说,在他的记忆里,那时的文科楼还是医大的附属第一医院,外语楼被医大加盖了中走廊,用作外科手术室。“一直办到1983年,福建医科大学才完全搬回福州。”

 

  陈行宪的办公地点,在数学楼的三楼。来到华大之后,他马上接手的重要任务,就是国庆节的氛围渲染工作。“那时候条件艰苦,就连红布条都没有,只能打报告到商业局批。当时的一块红布都是反复使用,颜色都褪成了粉红色。”

 

  紧接着,陈行宪面临了最忙的时段——复办开学典礼。当时华大没礼堂,就在教工食堂筹备会议布置会场,“幕布是我从泉州军分区礼堂借的,桌台布是用床单铺的,虽然简陋但也隆重,省台的记者都来了。”他说。

 

  而林士明、彭霈、王锋他们,那时住在北区3号楼四楼,一至三楼是教师的宿舍。刚到华大的杨翔翔,全家就挤在北区3号楼的一间学生宿舍里。“经常停水停电。每个宿舍都配有吊桶,停水时可供大家去打井水。每个班级还发了一个汽灯,晚自习遇到断电时可供使用。米饭我们要用粮票先去食堂拿米,然后自己淘好米把饭盒放到食堂去蒸。”林士明说。 

 

    据介绍,数学系197854名同学中,年龄最大的1949年出生,最小的1963年出生,相差了十多岁,大部分是归侨和侨眷子女,还有一个澳门学生。“1978级中历届生近3/5,很多都是老三届,是工作后来上大学的,带着薪水。比如我们的班长林士明,当过知青,又当过中学教师,是恢复高考后考上华大的。而我是应届生,比较幸运。”彭霈说。

 

  “‘老三届’大学生是新中国历史上最为特殊的一个群体,高考录取率低,同学间的年龄跨度很大,且很多已有着丰富的生活经历等。大家考上大学特别不容易,所以非常珍惜学习的机会。”林士明回忆,当时学校学风非常好,极少有人迟到、旷课或者早退,晚上大家都去晚自习。每天上午8点上课,7点半左右许多同学已到教室,有的在走廊背单词,有的在教室预习和复习等。

 

  学校也非常重视复办后的第一届学生,开学时老师亲自到车站接每一名同学,平时也非常关心他们,尽心敬业地培养他们:晚自习时,任课教师会到班级答疑;老师会经常走访宿舍,关心和爱护学生。而学生也会往老师家里跑,除了学习上的请教,还有生活上的求助。

 

  而让林士明更感幸运的,是1980年左右,华大还得到了其他高校特别羡慕的一台进口小型计算机。“据说当时全福建仅有三台,一台在福州,一台在厦门,另一台就在华大,是由海外华侨捐赠的,当时连上海的高校也都跑到华大参观学习。”虽然已经过去了近40年,林士明依然清晰地记得那台计算机的型号——“PDP11/34”。“这台计算机有6个终端,一次只能供6个学生使用,主要用于编程、计算等等。因此,学生要轮流上机使用,而指导教师只能一直跟着。我刚毕业留校任教时甚至有过通宵指导学生上机的经历。”他回忆。  

 

 

林龙威副教授在指导研究生

 

         1978年复办开学后,学校安排杨翔翔负责复办化工系,同年10月筹办机械工程系。到了1979年,华大新增了机械、化工、物理三个系。“机械系全系的第一节课是我上的,在数学楼104室,他们当时还是全省先进班级。”李孙忠说。

 

  复办初期,虽有一部分分散在省内各高校的原华侨大学教师回校任教,但数量远远不够。学校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赖奕永便负责商调教师来校任教的工作。

 

  对于那段经历,他至今仍历历在目。1980年,赖奕永和另一位同事前往上海驻地,奔走于江浙沪各地高校“要人”,“我不得不把正读小学的儿子放在家中,幸好有校领导汪大铭同志时不时去宿舍帮我照看孩子。”赖奕永说道。

 

  当年商调教师工作颇有成效,次年更有30多位从其他高校来的优秀教师来校报到,“这对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壮大作用明显。”赖奕永回忆。

 

  19827月,华大复办后首届学生毕业,“欢送毕业班仪式在第三食堂(今华大超市)举行,而毕业典礼在城东电影院召开。”李孙忠回忆。

 

 

排练新节目

 

    复办初期,学生课余活动丰富多彩。在林士明的记忆中,大家每天都要做早操,学校也举行运动会、放露天电影,学生还会主动组织与泉州围头、崇武的部队搞联谊,“与部队联谊最早就是由我们班开始的”。

 

  而陈行宪,则负责筹建了学校的广播室。为此,他曾经开了三个多小时的摩托车,一路颠簸到南安,把一台专业录音机买了回来,“这在当时是除了泉州广播站以外,泉州第二台最专业的录音机”;陈嘉庚纪念堂建成后,陈行宪又着手准备陈嘉庚生平事迹陈列室的建设,“当时跑到新华社总社、北京图书馆、宋庆龄故居等地方,到处搜罗并带回了很多陈嘉庚先生的珍贵资料”。

 

  后来,陈行宪专职从事电影放映,直到1998年停放。当时电影每周放映一至两次,选取的都是最新上映的影片,有时候甚至比泉州排片来得快,而且票价也比市区便宜,纪念堂也因此成了师生们文娱生活的重要去处。

 

  “现在回过头来看,复办初期的华侨大学,条件真的是太艰苦了。不过那时候全校教工全体学生都毫无怨言,所有人拧成一股绳,为复办华侨大学尽心尽力。”杨翔翔感叹。

 

  1983年,中央24号文件颁发,把华侨大学列为“国家重点扶植的大学”,作为教育战线的重点项目进行投资。“至此,华侨大学复办工作告一段落。”李孙忠说。(图片来自华侨大学校史资料)

 

 

首页
印象华园
文化华园
活动公告
一元主导
多元融合
和而不同
您是第 位访客

中共华侨大学委员会宣传部
电子信箱:culture@hqu.edu.cn
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