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6569”子弟在四川三线的生活点滴》——“庆建党百年华诞 为党旗争光添彩”系列活动之“百篇诗文”征文大赛三等奖作品

作者: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1-11-16    浏览次数:



“6569”子弟在四川三线的生活点滴(散文)

李玉梅

本文系“庆建党百年华诞 为党旗争光添彩”系列活动之“百篇诗文”征文大赛三等奖作品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是中科院系统唯一的三线单位,起初叫“中国人民解放军1019所”,曾用代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字820部队6569工程”,简称“6569”。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来自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的一批批优秀科技工作者及技术工人,怀揣拳拳爱国心携家带口钻进四川省大邑县雾山脚下一个叫“和平沟”的地方建设“6569”,从事国防项目研制工作,直到八十年代中期出沟。当时,中国整体经济水平低,山里的生活条件可想而知,但“6569”职工却十分满足,每天踩着军号声作息,精神抖擞,笑意写在脸上,极难发现唉声叹气、怨天尤人的事。大人们如此,孩子们亦如此。我自小学一年级开始在“6569”生活达12年,如今虽已离开山沟近40年仍旧记着那些岁月的点点滴滴。

我父亲上世纪60年代进沟,我们家属1972年随迁。我及我同学、发小的家庭全是住两室一厨的楼房(人口多的人家住进7-8口人),几家共用一间厕所。搬家路途几千公路,家具无法带够,各家都向后勤部门购买一部分,无外乎铁床、小木柜、书桌,房子小只能摆几样,尤其是带1~2个孩子住一室一厨的人家(部分户型的卧室与厨房被走廊隔开)。大概1978年,我家调换了一套三室一厨且楼后可以种菜的房子,这套房子老大,楼外的院子非常宽敞,衣物终于不必晾在窗户外边了。但十几年前,我跟同学们回过“6569”遗址,却怎么都找不到自己的“家”,因为住楼上的同学指给我的房子太小了,三个房间加厨房的使用面积不超过40平米,院子充其量4米宽,完全不是脑海深处的样子。



灰色楼房左下角是我家“老大”的房子。照片展现了两层6户人家。


70年代初期山里缺东少西,星期天“6569”往大邑县城发“班车”,车子是带蓬的军绿色卡车,车厢内放着几条长板凳,车厢后边悬挂一架金属梯子供乘客爬上爬下。卡车到县城单程需要在蜿蜒的土路上颠簸20分钟才驶上大路,再20分钟到县城。后来大量的“三线战士”加入建设大军,修了出沟的柏油公路,“6569”添置了大客车,子弟校的小孩子们能够趁庆祝“六一”赴成都见世面了,我只记得每次出行前多少孩子激动的夜不能寐。一旦升入中学,无法过“六一”了,成都游沦为甜蜜的回忆,因为班车凭票,不公出的职工不易拿到票何况家属。常年封闭在潮湿难见太阳的山沟中,有生于“6569”的幼童从成都瞧见冉冉升起的红日居然欢呼:“大气球!”

在沟里,头些年猪肉得凭票买,貌似每人每月定量几两,有段时间还不供应鲜肉,说是腊肉实际上是一种淡黄色的咸肉,略带哈喇味。这种情况下,“6569”成立了“五七厂”,把未就业的家属组织起来养猪,我们小孩子屁颠屁颠地把淘米水等送去猪棚,领回一张标记猪食分量的纸条,年底“五七厂”杀猪时凭累计的猪食分量折算斤两换取猪肉。偶尔,男孩子们会拿父母到基建工地义务背土用的竹背篓下河捞鱼,7-8厘米长的小鱼回家煎一煎香得很,大家都说“蚂蚁虽小也是肉。”

1976年左右,由于地震局预报四川将发生强震,“6569”职工及家属先后两次住防震棚,一住就是几个月。,“6569”附近的山峦整夜闪耀地光,工作区、生活区分别由荷枪实弹的解放军和民兵守护,传闻已经给“6569”印了裹尸袋,所以各家把以往舍不得享用的财物拿来消费掉,我母亲还制做了一些“饼干”给我们揣在身上备着,那段日子家里吃得比较好。预报的大地震发生了,7.2级,震中在距离我们300公里左右的四川省松潘县,“6569”躲过被群山“包饺子”的险情。

1978年,时任中科院院长的郭沫若发表《科学的春天》讲话, “6569”职工干劲倍增,生活水平也随着国家改革开放芝麻开花节节高,而“6569”也按户给职工发了一只由锻工车间浇筑的花式蛋糕锅作为鼓励。大人们加班加点工作没什么时间,像我父亲恨不得24小时泡在实验室更别提了,于是,孩子们对烘焙动起心思,放学后山沟里飘荡着各种蛋糕的味道。

“6569”人的精神生活始终是充实的,最令人羡慕的是周六晚上的露天电影,银幕挂在小街两排楼房之间,免费观看。早期播放的基本上是国内外红色题材的影片,包括诸多戏剧片,某年大年三十,观众在纷飞的雪花配合下欣赏芭蕾舞剧《白毛女》。偶尔一部片子放完了,观众觉得片子好,意犹未尽,则坚决不离场并使劲鼓掌,然后放映员会把片子重放一遍,哪怕是上下集的,我记得革命历史题材片《大浪淘沙》就是连着看了两遍。改革开放后,露天电影的内容琳琅满目,文革中被禁映的片子也播放了,比如《冰山上的来客》。



小街。照片深处白色车头上方的房间是放映室,放电影时银幕由小街右方凸出位置的侧面拉出。



除了放电影,“6569”还组建过“社会主义红大院”,每栋居民楼是一个“大院”,由一位楼长负责。楼长定期组织政治学习活动,全楼居民坐在院坝集体诵读《毛主席语录》,学习时事政治,我对毛主席《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念奴娇·鸟儿问答》两首词的印象特别深刻。楼长还会适时组织居民排练文艺节目,待文艺汇演时登台展示。文艺汇演的场地同样在小街上,四辆大卡车放下车厢板尾部相接成为舞台。那时候举国上下文艺活动频繁,我是子弟校秧歌队队员。还记得,当所里的党代表从北京请回五本《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子弟校秧歌队被安排在浩浩荡荡的迎接队伍第二方阵,一个跳大头娃娃舞的女同学请假,音乐老师把道具扣我头上,让我站在秧歌队前面,当所长与自吉普车下来的人握手时,我才发现,党代表是我父亲。



“6569”子弟校的小学及初中部分教室,高中教室在另一栋楼。这个篮球场是“6569”唯一的篮球场,曾举办“6569”与沟口另一个三线单位“1141”的职工篮球友谊赛。


“6569”的孩子们不仅受到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响,跟父母一起接受共产主义教育,而且接受子弟校独特的教育方式,保密、学工学农是我们的必修课,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三线生活经历转化为我们的无形资产,厚植了我们的家国情怀,培育了我们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优良品质。




创作谈: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华侨大学开展系列庆祝活动,包括有奖征文,在我准备参加征文活动的时候适逢父亲去世39周年纪念日。我的父亲从吉林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在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工作,60年代为了国防事业他主动报名去了四川三线单位“6569”,1982年4月19日在车祸中不幸去世,享年46岁。他的生命是短暂的,但却是不平凡的,他为党为国为人民奉献了聪明才智,树立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其名字收存于吉林大学化学学院优秀校友名录中。我父亲在科研方面具体做出了哪些成就我们做子女的完全不清楚,只知道他是“6569”的一面劳动红旗,有着较高的社会荣誉。为缅怀父亲这位老党员,讴歌爱党爱国的“6569”职工,我含泪撰写的这篇回忆录,站在孩子的角度从侧面讲述父亲及其他“6569”职工的工作和生活,由孩子的眼睛中折射出中科院光电所老一代科技工作者、技术工人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强烈的家国情怀以及他们公而忘私、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我希望通过本文让读者看到“厉害了我的国”背后的故事。



首页
印象华园
文化华园
活动公告
一元主导
多元融合
和而不同
您是第 位访客

中共华侨大学委员会宣传部
电子信箱:culture@hqu.edu.cn
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