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积石山“摘星星”

作者: 甘嘉颖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6-10    浏览次数:

我们在积石山“摘星星”

1

十点,闹铃响起,我缓缓睁开眼睛。

窗帘阻挡了外界的光线,四周漆黑一片。一切似乎在黑暗中沉寂,只剩头顶的空调均匀而平缓地吐着冷气。

原来,我到家了;原来,这个盛夏,是真的结束了。

我好像对它说了很多句再见;可明明是道别的时刻,脑子里却塞满了永远。

 “老师们起床啦!”

  “能帮我叫下某某老师吗?”

  曾几何时,当阳光洒落大地,我每每被这些稚嫩的声音唤醒。窗外,天空一碧如洗。

 我时常注视着那样的天空。那样的澄澈与湛蓝,如同孩子们的眼睛,不掺一丝杂质。而我,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一位初来乍到的支教老师,虽是毛羽未丰、涉世未深,但经过很长时间也终于明白——

窗子外边,不仅是阳光普照、星空璀璨,更有真实的生活与更广阔的世界。


2

从厦门到甘肃积石山,我们花了三十个小时。

坐上火车观沿途风光,车厢间不时笑语声声,可我的心情却并不轻松:那个叫“积石山”的地方,究竟是怎样的呢?我能忍受吗?不能洗澡怎么办?我能和同村伙伴相处好吗?……更重要的是,我能给远方的孩子们带来什么?他们会喜欢我吗?在短短的二十五天里,我是否真的足以成为他们眼中闪闪发光的“老师”?

或许是脱离了“学生”的身份,脱离了那些形形色色的标签与固定模式的衡量,一时间,我这个自诩理性的人,竟不知道该如何自处。

不过,路总要往前走。到了积石山县城,一碗牛肉面匆匆下肚,出了些薄汗,感觉自己又活了过来。

我们到的那天,正逢回族的盛大节日——古尔邦节。小朋友们不能来上学,一村人便开始打扫教室和厨房,采购食材和生活用品。对于从小在城市长大的我来说,“上山”“下山”确实是体力活:从乡村小学到县城,要走四十分钟的山路、绕过五个大坡;吹麻滩镇的水泥道虽然已经建设得很好,不少地方却依然陡峭。翻过第四个坡时,我的呼吸变得粗重;迎着刺眼而炽热的阳光,一股强烈的眩晕迅速笼罩了我的感官。

同村的女孩很快发现了我的状况,她停在我身边、高声呼叫大部队。彼时大家虽还不太熟络,但也纷纷赶来,接过我身上的大包小包。望着他们关切的眼神,我涩涩说了声“谢谢”,心里早已盈满了暖意

从那一刻起,我心里某处紧绷的弦,开始慢慢地松弛下来。

前岭老师们的大合照


而让我真正融入支教生活的节点,大概是在第一节课。我和木木老师搭档准备了两门课,一是影视鉴赏与赏析、二是新闻采访,一节培养理解力、一节训练表达力,可以说,把文科生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第一堂影视课备了三天;从视频选取、截图到课前试讲,我的紧张程度不亚于比赛汇报。直到现在我还记得,七月的某个午后,当夏日的阳光洒满整个走廊,我便坐在教学楼的楼梯上,对着演示文稿念念有词、细细模拟着第一堂课的场景。

但真正站上讲台的那一刻,那些紧张与不安便全然消散。孩子们给了我很多鼓励:提问时,他们踊跃地举手,说出许多可爱的想法;讲影片内容时,一个个托着腮、嘟起小嘴,仔细地回想;说起陌生的历史知识,又眨巴着大眼睛,充满了好奇。

“认真准备的同时,也别忘了感受课堂、享受课堂。”这是我对第一节课的总结。

采访课也是见证孩子们成长的时刻。第一次课的模拟环节,大多数孩子都低着头、不敢表达自己;哪怕有人愿意一试,也时常眼神飘忽、声音打颤,紧紧攥着手里的提纲——那种拘谨是肉眼可见的。而到了第二节课,他们不仅声音变得更响亮,提问的逻辑也更加通顺,还会根据老师们的回答随机应变。甚至下课后,好几个孩子还跑过来,说想继续采访老师们。

提问他人与表达自我,不再需要敛足勇气,而是成为了自然而然的一件事;我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

影视鉴赏与采访课堂


“你们上的每一节课都很有趣,我以前都没听过。”

“我们很少上音乐或者美术,大部分都是语数英。”

闲聊时,有孩子这么跟我说。

曾经,作为甘肃省二十三个深度贫困县之一,积石山县是国列省列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998年起,原国务院侨办对其展开定点帮扶。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随着全县脱贫摘帽、乡村振兴战略的施行与乡村教育的深入发展,积石山县乡村小学的教学水平和硬件设施都有了很大改善,多媒体、图书室、音乐室、电脑室、体育器材室、心理咨询室等一应俱全。但是由于人才不足、课程安排等原因,图书室开放时间很短、电脑室来不及通电、音乐室也积了一些灰尘。这些硬件的转化率很低,孩子们的视野也没能得到进一步的拓宽。

一位老教师跟我们说:“有些孩子一辈子都没走出过积石山。兰州已经是很远的了。对于他们来说,这个村子就是整个世界。”


3

音乐室开放后,没事的时候我就去练练琴,也当是一种消遣。钢琴是很早学了的,已经变得很生疏,花了挺久才拾起来。

直到那一天玉梅来找我,请我给他们的合唱伴奏。一首《时间煮雨》一首《父亲》,那天,他们在狭小的空间里唱了一次又一次,我也弹了一首又一首。许多小朋友听到声响,也纷纷跑进音乐教室,大展歌喉。他们唱得并不专业,却很饱满;他们的节奏不够准确,却很整齐。欢快的歌声如同一缕缕微风,从教学楼的小小窗口吹向整个校园、吹向广远的山野;从无数个音符组成的五线谱,飘向孩子们单纯懵懂却欢畅流动的心田。

歌声渐落、和弦交替,我按下最后一个音符;踏板将琴音缓缓推入尾声,那一刻,所有的小朋友都鼓起了掌。我抬头,看见一张张阳光的笑脸,那些充满希望的笑容,横冲直撞地、毫无保留地击中了我的心。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支教于我、于他们的意义。如果说乡村建设是一个持续深入、攻坚克难的过程,需要一代代人的倾心奉献与前赴后继,那么,作为大学生、作为千千万万的青年乡村教师之一,我也愿意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尽我所能地发挥出自己的力量,守护孩子们的成长。一个人的作用或许很微小,无法带来根本的助益,但当无数微光汇聚、当真心遇见真心,我们就可能发现一些改变,为他们、为当地注入更多正向的能量、带来更多现实的希望。

或许是知识的共享,或许是喜极的相拥,或许是心照不宣的鼓励,或许是留在心底的微笑,当我们逐渐靠近彼此,孩子们的心中便种下了一颗属于未来的种子。

“如果我以后想你了,我就会唱<时间煮雨>。”玉梅的这段“告别语录”,我应该会记很久吧。


在大多数宣传里,人们的目光往往惯性地聚焦于支教老师;而孩子们的善意与纯粹,又何尝没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光亮呢?

上课之余,积石山的周末总是很丰富的:或去畜牧场溜一圈,与自家的牛羊打个照面;或漫步在山间小道,采几朵漂亮的花;或在校园里放风筝,放线的在前猛跑、托举的在后紧随,风筝迎着欢笑飞上天空;或手拉手去爬山,站在高处俯瞰整个吹麻滩镇。

积石山的孩子们从小便离自然很近,他们会在房子旁刨土坑、在树下赶昆虫、在乡村小路上追逐打闹;会骑三轮车,会爬到树上摘李子,还能帮着父母种田、牵牛、除草。与大自然的长久接触,使他们拥有着属于孩童的本真快乐;那些在山野间的嬉戏与徜徉,也培养起他们对周遭事物旺盛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山野间的孩子们


某次爬山,我们跟着几位小朋友拾级而上;可返程时他们却没按着原路走,而是绕进了一片草丛。

“怎么样,还能走回去吗?”队尾,老师们发出疑问。

“多走走呀,反正还没走过……这里的风景不好看吗?”玉梅用手指拨弄着四周的叶片,咧起嘴笑了。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按着确定的路走”可能不会出彩,但总不会出错;可孩子们却坚持着,“走没走过的路”。

这群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管他们正经历着在旁人看来多么难以名状的困境、面临着怎样的前路与未知,却依然能充满好奇、充满希望,依然真诚、懂得信任,依然想把最好的东西,传递给这些来自千里之外的哥哥姐姐们。

和他们相比,我感觉自己像一根浮木,已经漂泊了太久、麻木了太久。在这场真心换真心的旅途里,我被治愈了。

我也终于明白了学长学姐的那句:“他们教给我们的,远比我们给他们的多。”

一些田间地头的合影


4

对历年来到积石山支教的大学生们来说,有一项活动是不可或缺的:看流星雨。

那些晴朗的夜晚,天空像一块洗净了的蓝黑色幕布,星星仿佛是撒在这块粗布上闪闪发光的碎金。凉爽的夏夜里,拿几件衣服、铺几张报纸,一群人就这样躺在操场上等流星;等待许久,当那条灿烂的光束伴随着美丽的长翎,在天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轨,又向着无穷的广袤中悠然而逝时,我时常忍不住流下眼泪。面对这片浩瀚的星空,我每每体会到自己的渺小,却又无比庆幸、无比感动:感动于自己有机会来到这里,与这群怀揣着“摘星星”梦想的年轻人一起,在同一片土地上仰望着星空;感动于这个时代赋予青年人的无限可能,使我们走出象牙塔,在为社会、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价值,在更广阔的世界里追寻更加深远的意义。

积石山的星空


“那天晚上我们头靠着头、一起看流星雨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这就是我这么多年来一直幻想的支教生活。”回想那段时光,同村的一位老师这样说道,“我真的第一次感觉到热泪盈眶。我第一次觉得,我伸出手来就可以碰到星星,我伸出手来,就已经碰到了我的梦想。”

而我们的梦想,又何尝不是孩子们的梦想?

我们都身处乡村振兴与国家发展的荫蔽之中,感受着“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拥有无限的可能性;正因如此,我们努力成长的目的并不在于个人得失,而更应在时代的洪流中,用青春奋斗激荡起新的浪花;以所学所用为家乡、为边远地区的发展助力,使发展成果“枝更繁”“叶更茂”,使中华民族的薪火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5

有人说,积石山的日子就像一场梦。结束了,梦也就醒了。

支教的确是美好的、短暂的,像梦一样转瞬即逝。但不同的是,它无比的真实,真实到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可辨,每一点心绪都生动可感,每一处变化都有迹可循。

课上的歌声、山间的漫步、夕阳下的奔跑、家访路上的欢声笑语;花草的芳香、水果的清甜、醪糟的浓醇、手抓的厚味……

不知为何,我总是会为真实的东西所打动。而这些真实又美好的瞬间,也定格了我的整个夏天。

与孩子们的合影


离开的那天,全村的老师都录制了寄语。或许在很多年后,已经成为家乡建设中坚力量的孩子们,偶然打开这些属于岁月的影像,依然会回忆起那个夏天,回忆起我们相处的点点滴滴:

“那天跟你们去爬山的时候,你们问我说,我的家在哪里。我很想告诉你们,我的家离这里很远;我还很想告诉你们,山的那边或许还是山,但是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去山的那边看一看。”

“你们一定要健康、快乐地长大,但是要特别认真努力。因为每一个人都需要通过一个认真努力的过程,才能收获自己想要的结果、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你们就要记住,在祖国的另一边还有一群哥哥姐姐们,等着你们长大,等着你们成为更好的人。”

支教并不是有限的相遇,而是长期的、接替的双向奔赴。许多个夏天,支教团成员们在积石山“看星星”“摘星星”,只愿成为时代聚光灯下的点点尘埃,只为守护孩子们共同的梦想。




首页
印象华园
文化华园
活动公告
一元主导
多元融合
和而不同
您是第 位访客

中共华侨大学委员会宣传部
电子信箱:culture@hqu.edu.cn
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