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剧本《记忆救援队》——“承志文艺奖”2022原创文学大赛银奖获奖作品

作者: 新闻与传播学院2019级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 C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2-09-20    浏览次数:

记忆救援队(文学剧本)


林芸


本文系“承志文艺奖”2022原创文学大赛银奖获奖作品


人物小传

姓名:苏建伟

职业:北京志援应急服务队队长

年龄:53

性格:为人稳重、干练,善良

背景经历:姥姥患阿尔兹海默症去世,对于阿尔兹海默症患者有着深厚的关爱;退役老兵,成立记忆救援队,奔波在寻找走失的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一线。


姓名:刘秀明

职业:北京志援应急服务队队员

年龄:42

性格:为人开朗热情,有些马虎粗心但做事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背景经历:老北京人,对于北京的环境十分熟悉;主业是在北京潘家园开店,现在主要由儿子看店;记忆救援队首批成员,始终陪伴着苏建伟在寻找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一线。


姓名:钟甜

职业:应届毕业生,北京志援服务队队员

年龄:23

性格:细腻缜密,温柔文静,落落大方,行动力强

背景经历:爷爷患阿尔兹海默症,因走失跌倒去世;大学考入北京高校,大四加入志援服务队,首批加入记忆救援队,毕业后兼顾着工作与志愿。


姓名:姜峰

职业:在校大学生,北京志愿服务队队员

年龄:20

性格:活泼开朗,专业能力强

背景经历:姥爷患有阿尔兹海默症,被记忆救援队找回,借此机缘姜峰加入记忆救援队;就读于计算机专业,将救援工作和专业结合,帮助了更多老人。


故事梗概

苏建伟在随队执行完一次溺水救援行动后,在回家的路上遇见一位问路的老人,问他高家园粮店在哪。苏建伟觉得不对劲,便挽留老人并报了警,联系上了老人的儿子,发现老人果然是一位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第二天,他又听闻一起阿尔兹海默症老人走失不慎摔倒死亡的新闻,更是萌生出了组建一支专门帮助寻找走失阿尔兹海默症老人志援小队的念头。念头一出,他就开始行动,先是在自己队内进行招募,队员们有的忙于自己的工作和已有的志援活动,有的认为这部分会有警察和家属来处理,不需要更多人手,最终只有凡事都想掺一脚的老刘和刚毕业的大学生钟甜加入。三人便成为了阿尔兹海默症援助队的雏形。

三人在志援队官网上发布了联系方式,又在附近的社区张贴海报,最终迎来了第一个求助者,是一个走丢了丈夫的老太太,看到小区张贴的告示联系上的。她也报了警,但警方人力紧张,抽调不出多少人手,她一个老太太坐着公交车也走不了多远。在寻找走丢的老人过程中,苏建伟和刘秀明两人得知钟甜的爷爷也是一位阿尔兹海默症患者,也常常会走丢走失,但老家的小城市没有专门的志援服务队,他们也不想麻烦警察,都是发动亲戚朋友自行寻找,每次都是大动干戈,家里人常常担惊受怕。受此影响,苏建伟更加坚定了要组建寻找阿尔兹海默老人志援小队的决心。

随着寻找到的老人越来越多,有记者上门来采访,有家属赠送旗帜,队伍也逐渐发展壮大,不仅原本志援队的很多人加入了进来,也有更多的社会人士以及学生志愿者加入行动,其中包括一位志愿队帮忙寻找到的老人的孙子——姜峰。援助队的组织也逐渐完善,寻找效率大大提高,工作经验逐渐丰富。从以往堆积人力的人海战术,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救援方案,各个部门人员分工合作,以最高效率寻找走失的老人。

2020年大年初一晚上,一通不寻常的求助电话打破了过年的喜庆氛围。同样是患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走失,可这次的报警人却因疫情无法去找寻老人。苏建伟、刘秀明、钟甜姜峰四人立即行动起来,却发现到处都找不到老人的一张照片,最后还是求助警方调取户籍信息才得到老人的一张照片。但疫情下的春节行人稀少,派发寻人启事作用甚微,只能在深冬的街道上来来回回寻找老人。由于儿子和老人沟通少,他们无法得知老人平时的行动习惯与行动轨迹,只能在周边漫无目的的寻找,尽可能扩大搜索范围。

经过警方户籍信息的查询,得知老人之前是市皮革厂的工人。经过队员不懈的寻找,凌晨三点,终于在老人年轻时工作过的废弃工厂边发现了老人,老人躺在垃圾堆旁,手脚都冻得发紫,身边还放着一个饭碗,里面装着两个咬过一口的、脏又破烂、甚至有点发霉痕迹的馒头。苏建伟一众人将老人送去医院就医。

姜峰在救助过程中有想到结合二维码来帮助找回走失老人,北京应急服务队在此后有有了新的发展……



正文

1. 北京街头 日 外

2016714日。

夏日午后,阳光相当毒辣,路上的行人走路懒懒散散,都一个劲儿往街边的荫蔽里躲,只有一个男人的背影与众不同。他身姿挺拔,走姿板正,内行的人看得出几分当过兵的架势;身穿适宜运动的运动套装,外面套着鲜艳的荧光绿色马甲,背后标着“北京应急志援服务队”几个大字;干练的板寸头在阳光下泛着光,仔细看还坠着几滴水珠,打湿了一小片肩膀。他的岁数不是很轻,看着有四五十岁,皮肤晒得黝黑,脸上也拱起了一条条的皱纹,精神状态却比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还好的多。

手机响起,男人瞄了眼屏幕,快速地接起电话。

苏建伟:你好,苏建伟,请问哪位?

电话对面:喂,你好苏队长,我是拒马河这边管理处的负责人王志斌。我人在外地,听说今天拒马河有人溺水,您的救援队已经配合消防人员把人救上来了,真是万分感谢,万分感谢。

苏建伟:没什么,不用客气,我们也是接到群众求助电话才赶来的,来的及时,没发生什么意外。……

苏建伟站在路边的树荫下接电话,一个老太太从他身前走来。老人的衣服崭新合体,一看就是被家里人精心照料,可此时却在太阳的灼烤下不住地用袖子擦汗,茫然四顾好像是在找什么东西,又完全没有头绪的样子。

老太太:小伙子,小伙子……

老太太走到苏建伟身前不远处,小声地喊他,嗓音有些嘶哑。

苏建伟见状忙匆匆应了两句挂断了电话,急上前两步扶助老人。

苏建伟:大娘,怎么了?出什么事了?您别着急,慢慢说。

老太太:你知不知道高家园粮店怎么走啊?我急着去买面粉,怎么也找不着,小伙子你帮我找找,你帮我找找……

老太太口齿不是很清晰,说了几遍苏建伟才听懂,他眉头微微皱起,迟疑了一下,眼看着老人要着急,赶紧弯下腰来跟老人半哄半劝地说:

您别着急,别着急,我知道在哪,我这就带您去。但是这路程有点远,要不我们打个车去?

老人一听苏建伟说带她去,止不住的点头说谢谢,也没顾他后面说了些什么。苏建伟见状连忙伸手打车,不一会儿就打到一辆。苏建伟先把老太太扶上车后座,自己到前座跟司机小声耳语:

去最近的警察局。

随后苏建伟也坐上后座,询问老太太的姓名、地址等信息。老太太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说着要去高家园粮店。

出租车缓缓起步,驶向警察局。


2. 警察局大厅内 夜 内

一名民警打开大门,侧身对着外面的人说:

来,进来吧,老人在这边。

门外急匆匆冲进来一个男人,看着有四十冒头,头发凌乱,衣领也歪了,看起来很焦急。

进门的男人:妈,可算找找你了,你怎么跑这来了。

男人冲着座椅上的老人小跑过来。老人正在椅子上坐着,旁边坐着一个女警,正握着老人的手安抚她。苏建伟也坐在一边。

民警:是你母亲吧?没事就好,下次注意点,别让老太太乱跑,这幸亏有好心人碰到送过来了,否则还不知道上哪找呢。

女警让开了位置,男人连忙坐在边上问母亲的状况,他母亲也含含糊糊地回答一些,男人看起来都能听懂,说一句应一句的。随后他扶着母亲起来,对着民警不住地道谢。

男人:谢谢警官,真的太感谢了,不然我真不知道上哪找去了,这老太太自己跑了这么远我都不知道……

民警:诶,是这位大哥领你妈妈过来的,还陪你妈等到现在,你谢谢他吧。我们就先走了,这事还多着。

随后民警和女警转身先进办公室去了。

男人连忙转向旁边的苏建伟:谢谢大哥,真麻烦您了,您看我要不给您转点钱,就当谢礼……

苏建伟站起身,连连摆手说不要:

老人没事就好,你回去别让老人再乱跑,在身上再挂个牌子写上联系方式什么的,不见了也好找。

男人叹了口气:唉,以前也不是没试过,这老太太哪次也没带着过,都不知道咋办。

苏建伟拍了拍男人的肩膀,说:多留心吧。留个联系方式,有事了还可以找我,我是北京志援应急服务队的。

说着苏建伟指了指马甲胸口处印的志援队标志。

男人连声应好,掏出手机扫了苏建伟的微信二维码。

随即,苏建伟和男人一起扶着老太太走出警局大门。


3. 志援服务队办公处 日 内

办公室里有十几号人,大家都忙忙碌碌做着日常工作,有的敲着电脑,有的在表格上添添改改。

门口,一个中年女人正带着一个年轻女孩进门来。

中年女人:小甜,你第一天来,我先给你介绍介绍我们这边一般都忙什么,然后带你选个工位。

年轻女孩:谢谢欣姐,麻烦你了。

苏建伟从电脑桌前站起来,眉头微微皱起,表情带着严肃。他的电脑桌面停留在“北京阿尔兹海默症患者走失情况”的搜索页面上。

苏建伟大声道:来,大家,手头的事先放一放,我跟大家开个小会。

办公室里的十几个人纷纷放下手头的事围拢过来。

队员1:怎么了苏哥

队员2:什么事啊大伟

苏建伟沉吟了一下,说道:是这样的,我有个想法……苏建伟沉默了一下。

刘秀明:什么想法?老苏你就大胆说呗。

众人纷纷点头。

苏建伟:我想在咱们应急服务队内部再成立一支小队,来帮助寻找走失的阿尔兹海默症老人,你们有什么想法?

队员1:好像现在老年痴呆出事儿的还真挺多的。我昨儿还看到个新闻,老头走失,在路上摔倒,没人发现,结果就没了。

队员3:诶,人现在叫阿尔兹海默症知不知道,早都不叫老年痴呆了。

队员1:诶呦,那不都是一个意思。

中年女人谢欣:央媒点名纠正过的,咱们用语还是要严谨。不过大伟,现在我们人员、资金都紧缺,想要再成立一支小队,不太现实吧。

苏建伟:我也想过这方面的问题。所以小队的人员恐怕还是不能做专项,以前的工作也要兼顾。至于资金方面,也只能我们自己多出一些……

队员4:可苏哥,我们本来的活都要忙不过来了,还指望多招点人来帮忙呢。

队员5:是啊,而且走失老人这事,家属和警察不都在忙么,用不到我们吧

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苏建伟沉默地停了一会儿,用两个指节敲了敲桌面。

苏建伟:这样吧,我们先不强制性的,大家谁愿意来,可以和我一起先把这方面工作做起来。我们先尝试,后续要不要推广和常规化,我们再看具体情况。现在谁愿意报名的,举个手我看看。

大家一时你看我我看你,没人举手。

刘秀明:诶诶,我参与我参与,算我一个啊。

早就坐到后面去的刘秀明晃晃荡荡地举起手来。他看着中年的年纪,身材有点圆润,留着大胡子,头发倒是没剩几根,翘着二郎腿,一手泡着茶,另一只手举起来又嫌累似的很快放下了。

苏建伟:好,老刘,我肯定得拉着你忙一把。还有谁吗?

钟甜:我也想参与。

新来的年轻女孩钟甜也把手举了起来,声音轻轻的,听着有点腼腆。众人纷纷转头看向她。女孩穿着背带裤、短袖T恤,短短的头发染成栗色垂到肩膀,很有青春气息。

钟甜:队长好,我叫钟甜,我是政法大学大四的学生。我也想参与帮助阿尔兹海默症老人的活动。

谢欣:她是今天刚来的临时志愿者。

苏建伟:好,那就再加你一个。


4. 小区住家 日 内

北京某小区的一户住家内,苏建伟、刘秀明、钟甜三人并排坐在沙发上,对面的木质摇椅上坐着一个老太太。老太太正努力说着什么,却着急地说不清楚。苏建伟一手拿着个摊开的本子,一手拿着笔,却无从下笔,皱着眉头有些苦恼。

刘秀明:老太太,老太太你别着急,慢慢说,慢慢说。您刚才说老头子是什么时候找不着的?

老太太:我一回来人就没了,不知道去哪了,自己又跑了,不知道跑哪儿去了……

刘秀明:好好好老太太,那您是几点回来的啊?几点回来人就不在了啊?

老太太想了想,开口说:就是上午、早上,没过多久。我早起去买菜,买完菜回来人就没了。

老人说着从胸前的口袋里掏出个小小的电话本,翻开一页指着给苏建伟他们看。

老太太:我在小区门口看见了贴的海报,写着“寻找走失老人”什么的,这是你们的电话号码,是不?我在海报上抄的。

苏建伟见状半蹲到老人身前,略微提高了点声音说:

这是我们电话号码,老太太,别着急,我们就是专门帮忙找老人的,肯定找到您老伴。但您得先跟我说说,您老伴平时出门都会去哪,对周围哪里比较熟悉。

老太太看着有点着急:这老头平时也不出门,谁敢带他出门,最多就楼下走走,去旁边的公园逛逛,还能去哪!

苏建伟:那以前呢?老人没忘事前都喜欢去哪?

老太太回忆了一下:没忘事儿前……老头子以前在人民医院工作的,那旁边有个篮球场,他以前还去打球,现在走都走不动了。还有社区那,他老去打乒乓球。枣园口那个菜市场,现在都没了,他以前偶尔也去买菜……还有几个孩子家,都让他不用去不用去,他还老自己瞎跑,脑子都不记事还闲不下来,现在都不知道跑那去了,还能不能找回来。

老人絮絮叨叨地说着,眼角泛起点泪光。

苏建伟在手里的本子上刷刷地记着,听见老人说完了,伸手把上衣口袋里的录音笔摁停,出言安慰了几句,

苏建伟:老太太,别太担心,我们一定把老人家找到。

随后,苏建伟站起身来,在屋内环视一圈,走到一张全家福前,将照片上老太太身旁老人的照片拍了下来。

钟甜来到老太太身前,拉着老人的手安慰道:奶奶,您别担心,我们人多力量大,一定能找到。您要多注意自己身体,在家里好好歇着,别再出去找人了,有我们就行。

老人反握住钟甜的手,点了点头。


5. 小区楼道 日 内

刘秀明、苏建伟、钟甜三人依次顺着狭窄的楼道往下走,苏建伟利索地安排任务。

苏建伟:一会儿小甜去做个寻人启事打印出来,多打点,花多少钱发给我我给你报。刚才说的姓名、衣着都记住了没有?照片我等下发给你。

钟甜:都记下来了,队长。老人叫陈建军,78岁,走失时穿的红色马甲和蓝色棉裤。照片我这也有。

苏建伟诧异地瞟她一眼,问道:哪儿拍的?

钟甜:门口有家人给做的信息牌子,就挂在门边的衣钩上,估计是小辈做的,老人想不上用。

苏建伟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说道:不错。

刘秀明也扭头看了眼钟甜,眼含探究之意。

苏建伟:老刘,你一会儿先开车把小甜送到打印店,然后我们从小区开始顺着这几个地方沿路找,你再打电话回去问问有没有没事的可以来帮忙。

刘秀明一只手捋了捋胡子,另一只手抬起来比了个ok的手势。


6. 小区楼下 日 外

刘秀明、苏建伟、钟甜三人从居民楼单元门口走出,刚巧碰到对面两位民警正从警车上下来,急匆匆地想上楼。

苏建伟:诶,民警同志!你们是来找三楼的杜大娘的吗?

两位民警闻声停下,走近三人,民警1问道:是,我们接到了杜女士报案,你们是?

苏建伟指了指自己绿色马甲胸口的标志,说道:我们是北京志援应急服务队的,也是接到老太太的求助电话来帮忙找人的。我们刚在楼上了解了一些信息。

民警1听闻此言露出喜色,紧上前两步握了握苏建伟的手。

民警1:同志,真是太感谢了,帮了大忙啊!

苏建伟:怎么,警察同志,走失老人的事咱们是有什么难题吗?

民警1:唉,你不知道,我们警局人手有限,报案走失老人的是越来越多,这一块又没有专人负责。光靠我们自己难度实在太大……不说这些了,我先跟您了解一下老人的状况吧。

苏建伟点了点头。民警1转头跟民警2交代了两句,民警2便先上了楼。民警1走上前来,掏出个小本跟苏建伟了解情况。

刘秀明和钟甜见状走到旁边的树荫下等待。

刘秀明从裤兜里掏出把折叠扇,单手打开来,悠闲地扇风,身体半靠在树干上。钟甜在他前面站着,眺望民警1和苏建伟那边,转过头来问刘秀明:

刘哥,他们那边要多久啊?要不我先自己去打印店,您一会儿和苏哥一起走。

刘秀明:也就三四分钟吧,顶了天儿五分钟,不差那会儿功夫,一会儿一块儿开车走,省事儿。诶,小甜儿,我问你个事儿。我看你和那老太太聊得挺好,是挺熟悉老人吗?

钟甜:嗯……还可以吧,和家里老人相处比较多,总是陪我奶奶。

刘秀明:挺好、挺好,我和老苏俩大老爷们都不行,对着老太太连个屁的安慰都放不出来。

钟甜笑了笑,两人沉默了半晌。

刘秀明:诶,那小甜儿,你跟你爷爷关系咋样啊?有的老头可不好对付,就像我家那老头子又臭又倔,我跟老苏来干这活就担心这个。

钟甜犹豫了一下,说道:我爷爷……阿尔兹海默症,去年去世了。他不怎么记得事,小时候经常陪我,后来相处就不多了。

刘秀明尴尬地舔了舔嘴,过了一会儿才说:真不好意思啊小甜,提你伤心事了。怪不得你报名那么积极,我还寻思你一个大学生怎么赶着来当苦力。

钟甜:没事,刘哥,我也是假期想来实践一下、感受一下生活,刚好碰上这个机会,也是挺巧的。

两人正说着,苏建伟转身对两人招手。

苏建伟喊道:别躲阴凉了,我们出发。


7. 车内 日 外

刘秀明开着车,苏建伟坐副驾驶座,钟甜坐在后排。

刘秀明:按理说老头儿岁数大了,腿脚没那么方便,我们先在这小区附近找找看。

苏建伟:行,先去小区旁边的公园吧,那里老人也多,或许会有点线索。

钟甜:我们可以分头行动,最后再约个时间在下车地点等老刘来接,这样范围大一点。

刘秀明:小甜儿说得对啊,咱们还可以找找附近的超市什么的。那我就把你们下在这附近,我再开车找找,到时候电话联系。

苏建伟:好,老刘你就把我下在这儿吧。把小甜送到超市,那边女孩子一个人也稍微安全点儿。

刘秀明:好嘞。

说完,车停在路边,苏建伟拿着一叠寻人启事下车,开始寻找陈建军。


8 小区附近公园 日 外

苏建伟拿着一叠寻人启事走在公园街头。

苏建伟:请问您有看到过这位老人吗?大概我这么高,穿着红色马甲和蓝色棉裤。

路人1:不好意思,没有哎。

苏建伟一路上一个个人、一间间店挨着问,都没有陈建军的消息。


9 车内 日 内

在去小区附近超市的路上。

钟甜看着陈建军走失的资料,好像想起来了什么。

钟甜:刘哥,我们打电话问一下陈建军的家属的地址吧。

刘秀明:行啊,给你,这是老苏刚才拍的老太太的电话本,上面有电话,你看看。

刘秀明边说边趁着红灯点了几下手机屏幕,然后把手机向着钟甜递过去,屏幕上显示着电话本的照片。

刘秀明:后面几张也都是。

钟甜接过手机,眯着眼睛分辨了一下有些歪歪扭扭的字体,挑了几个电话记了下来。

钟甜拨打了电话。

钟甜:喂,您好,请问是陈建军的家属吗?我是北京志援应急服务队志愿者,我叫钟甜。我们正在帮忙寻找走失的陈建军,能麻烦您把您的家庭地址发给我吗?我们猜测老人可能会去附近。

钟甜停顿了一下,听电话对面的回话。

钟甜:对,没错,可以的。您加我微信也可以,就是这个号码。对了,您搬过家吗?

停顿。

钟甜:对,曾住过的详细地址,老人知道的,也都发给我吧。如果经常去的地方没有找到的话,按以往的经验,老人很可能会去他以前熟悉的地方。好,谢谢,我们一定尽最大努力。

钟甜挂断了电话。

钟甜:苏哥,陈建军的大女儿说他们家最近刚搬家,新地址老人没去过,旧地址是在人民医院的家属楼。

刘秀明:得,看来得先去人民医院一趟。我开车,你沿路多看着点。再发微信给老苏说一声。

钟甜点了点头。


10 人民医院家属楼附近 日 外

刘秀明将车停在了人民医院家属楼附近,二人带着寻人启事下车找寻陈建军。

陈建军的大女儿陈佳和外孙姜峰也赶了过来,跟刘秀明、钟甜碰了一面后分头展开寻找。

陈佳是个留着利索短发的干练女人,还穿着职业套装,应该是上班途中匆匆赶来;姜峰看着二十出头,面容清秀,穿着时尚,头发染成暗红色。

时间一点点地过去,天色逐渐暗淡,层层霞光映给大地撒上落日余晖,燕子归巢,行人回家。眼看太阳快要落山了,陈建军仍没有任何下落。

下午五点半,不远处的人民医院机关幼儿园响起了下课的铃声:“下课时间到了,老师,您们辛苦了。”

一群家长在幼儿园门口等着接孩子,有医院的职工,有附近的居民;有年轻人,也有老人。不久,一群小朋友从幼儿园内涌出,家长接到孩子后便逐渐散开,各自朝家里走去。

见此场景,刘秀明感叹道:还是小孩儿好啊,还有人每天接送。我们那时候都是父母接送,你看现在,都是老头老太太带孙子喽。

钟甜也将目光转到幼儿园门口

钟甜点点头,说道:是啊,我幼儿园的时候就是我爷爷来接送的。

语音未落,一个佝偻的身影出现在幼儿园门口,那红色的马甲在夕阳余晖下显得格外显眼。

刘秀明正转身想走,钟甜连忙叫住他,指着那个身影的方向

钟甜:刘哥,你看!幼儿园门口那个人像不像陈建军!

刘秀明:红色马甲,蓝色棉裤!是了!咱们快过去。

老刘和钟甜穿过人群,冲到老人身旁,赶紧拿起寻人启事比对了一下,果不其然是陈建军。

只见陈建军巴巴地看着幼儿园走出来的孩子,手里还提着稻香村的糕点。

钟甜:爷爷,您是陈建军吗?

陈建军:对啊,有什么事情吗?

钟甜:陈爷爷,我是您外孙姜峰的朋友,您家里人都在找您,我们送您回家好吗?

陈建军:你唬我呢?我外孙还在读幼儿园,你看我这不就来接他放学了吗?

说完陈建军往旁边走了两步,眼巴巴地看着幼儿园门口,等着接“外孙”。

刘秀明:小甜儿,老头不记得事,你这么说指定没用。你赶紧跟他家属联系一下,让他快来这边接老人。我俩就跟着老爷子别让他乱跑。我也给老苏打个电话,告诉他人找到了,我们待会儿去接他。

刘秀明转过身去几步给苏建伟打电话。

钟甜也拨通了姜峰的电话。

钟甜:您好,陈建军爷爷我们找到了!现在就在人民医院机关幼儿园门口,我马上发实时定位给你,你们赶快过来吧。

姜峰:好,好,真是太谢谢你们了,我们马上过来!姥爷他没有磕着碰着吧?

钟甜:没有没有,爷爷挺好的,你们快来吧。

姜峰:好嘞,好嘞,这就来。

电话一挂,钟甜就给姜峰发了实时定位消息。

同时,刘秀明也跟苏建伟说清楚了这边的情况,约定好这边结束后去公园那边接苏建伟。

陈建军的家属不一会儿就到了,姜峰激动地喊道:“姥爷!姥爷在那边。”

姜峰:姥爷,我来了,我们快回家。

陈建军:你,你是谁啊?你怎么叫我姥爷?我还没接到我外孙呢。

听这话,姜峰眼眶一下红了。

姜峰:姥爷,我是小峰呀,你怎么不认识我了呢?

陈建军满脸疑惑。

陈建军:小峰?小峰什么时候长这么大了?

说完陈建军又睁大了眼睛,仔仔细细从头到尾地打量了姜峰一遍,好像认出来了什么,半信半疑。

陈建军:你真的是小峰?噢,对,你是小峰,你这耳朵后面的胎记还在。哎哟,哎哟,姥爷这是岁数大了,脑瓜子不中用了。

陈建军一边说着一边敲着自己的头。

陈建军:小峰啊,吃糕点,吃糕点。

陈建军边说便把手里的糕点往姜峰手里推。

陈建军:里面有你最爱的枣花酥和牛舌饼。

姜峰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颤抖地接过陈建军手里的糕点。

陈建军:那么大小伙儿了还哭个啥啊!接到你了就好,接到你了就好。姥爷在呢,姥爷在呢。

陈建军的家属向钟甜和刘秀明道了谢,扶着老人上了车,汽车缓缓开远,消失在了道路的尽头。


11 车内 夜 内

天色已暗,华灯初上。车开到了公园附近,接上了苏建伟。

刘秀明:老苏啊,这次可多亏了小甜儿才找到了陈建军啊。

苏建伟:噢?是吗?小甜做了啥立大功了?

刘秀明:去那老家属楼全是小甜儿的主意,要没这茬儿,咱全北京城得翻个底儿掉才能找到这老爷子。

苏建伟:小甜不错啊!

说完,苏建伟转过头看了眼钟甜。只见钟甜看向窗外,一个人悄悄地在抹眼泪。

苏建伟:小甜,你怎么了?有什么不开心的吗?你跟我们说,我俩帮你参谋参谋。

钟甜:苏哥,没事儿,我…我只是想起了我爷爷。我爷爷跟陈爷爷一样,小时候也经常接送我,放学也会给带我喜欢的零食。不过他后面因为阿尔兹海默症越来越不记得事,总是走丢。我们那地方小,警力不足,也没有像咱们这样的志愿队,每次都是我们自己找。去年底,他又走丢了,等我们找到的时候,人已经没了……

车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一时间没有人出声。苏建伟轻轻叹了口气。

苏建伟:小甜,你放心,我们现在做的事,会让这种事情越来越少的。

车里回归了平静,路灯昏暗的灯光透过车窗照在苏建伟侧脸上,苏建伟的眼神愈发坚定了。


12 救援队办公室 日 内

数月后,盛夏来临,蝉鸣终日,在午后显得更为聒噪。

刘秀明:老苏,你看,这都是这个月第三面锦旗了。我跟人家属说甭客气,还非得塞给我。

话罢,刘秀明就把锦旗挂在了那面挂满了锦旗的荣誉墙上。

刘秀明:老苏,你还别说。刚开始咱这救援队就我们仨人,还没人看好我们哩。现在可好了,一个个还都愿意来我们这儿了。你看小姜,找到他姥爷后一放假就来咱们这儿跟着小甜儿,还真不知道他是来献爱心还是看上了我们小甜儿呢。(说完大笑)

姜峰、钟甜相视一笑。

苏建伟:老刘你就别贫了。对了,小姜你姥爷现在怎么样?有一阵没见老爷子了。

姜峰:我姥爷还是一样,时不时记不清事情,不过这个病就是这样,也没办法。

姜峰叹了口气。

姜峰:不过我姥姥一直陪着他,俩人恩爱得很。老两口前两天还去承德那边避暑了来着。

苏建伟:那就好。小甜,今天的寻人信息在网上整理发布完了,你和小姜还是在办公室值班,随时接听求助电话。其他队员稍作休息后就按组分头行动,争取今天能找到走失的老人。

救援队成员们异口同声:好


13.黑屏

四年后。


14 苏建伟家 夜 内

2020124日,除夕夜,新冠疫情下的第二个春节。相较于2019年,疫情虽大幅好转,但仍反复侵袭。

新年是老人走失的高发时间,今天过年苏建伟没有回老家,和妻子、儿子在北京过年。

苏建伟和儿子坐在折叠木桌前看电视,苏建伟的妻子风风火火地从厨房赶出来,双手端着热气腾腾的一碗饺子。

苏建伟妻子:饺子出锅喽!

苏建伟:来,儿子,看咱们今年谁能吃到包硬币的饺子,要是你吃到了老爸给你一百块钱。

苏建伟儿子:肯定是我吃到!老爸,醋、醋……(边说边指着醋壶)

一通电话铃声突然响起。苏建伟从口袋里摸出手机,低头看了看电话屏幕,起身走远两步接起电话。

苏建伟:喂,你好,北京……

电话对面男子焦急的声音打断苏建伟的话:是志愿队吗?我……我爸,我爸他不见了!他有阿尔兹海默症,能帮我找找吗?

苏建伟:好,您别着急,您先加一下我的微信,就这个号码,把你们家老爷子的具体信息和照片先发给我。

电话刚挂,苏建伟就收到了来自求助人的好友申请——李景荣

不一会儿,苏建伟的电话又响起来了。

李景荣:苏大哥,信息我发过去了,但是我爹照片我没有啊!他又不爱照相,我手头也没有合影。前两天我出差去了趟河北,一回来发现我爹不见了。我想着我就走两天,他病不严重,只是不记事儿,就让他一个人在家好好的,还托了隔壁的大娘给他送饭。哎哟,刚准备出去找,那社区的同志上门来说我经过疫区,要居家隔离一周不能出门儿。这大过年的可咋整啊,我家就我们父子俩,这疫情那么严重,也没个亲戚朋友的帮帮忙,我还不知道他是啥时候走的,穿的啥,这疫情又反复,也不知道他戴口罩没,真是急死我了。

苏建伟:您先别着急。您发过来的信息我这边已经收到了,我们先发布寻人启示。但是确实因为现在疫情下,又是过年,找人难度大了不少。您再想想你们家老爷子常去哪儿,把相关信息发给我。

李景荣:好,好,好。但是我也工作忙,很少陪我爹出去,他经常去的……可能就这小区附近吧。麻烦你们一定要帮我找到我爹啊。

苏建伟:我们一定尽全力。

苏建伟挂了电话,立马用手机在志愿队的群里发布了老人走失和志愿者招募的信息,随后给刘秀明拨通了电话。

苏建伟:喂,老刘?在家呢?又有老人走失了,你现在方便不。

苏建伟:好,好,就知道你靠谱。我现在就出发。你记得带口罩啊。

苏建伟一边打着电话一边匆匆进屋拿上厚棉服。

苏建伟妻子:建伟,又要走啊?大过年的

苏建伟上前轻抱一下妻子。

苏建伟:你们好好吃,我尽快回来。


15.车内 夜 内

刘秀明开着面包车,副驾驶坐着苏建伟,姜峰坐在后座。即便将车窗摇上,也能听到凛冽北风的呼啸声。大年初一的北京显得空空荡荡,商店也门窗紧闭,街上只有零零散散地带着口罩匆匆赶路的行人。

汽车缓缓驶停在路边,钟甜从旁边的小区门口一路小跑过来上了车。

苏建伟:小甜,辛苦你了,大过年还来帮忙。

钟甜边摘口罩边说:没事,苏哥,反正我今年也回不去,一个人在北京过年也没什么意思。

钟甜:我已经把寻人信息发布在网上了。可是这次信息实在有点少……

说着钟甜把手机举起来给众人看。救援队的微博平台上发布了最新一条:

李书尚,男,78岁,身高178cm,走失于211-212日,家住XXX。请有见过有类似情况且意思患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流浪在街头请及时联系我们,或拨打电话……。

姜峰:我有个想法。现在疫情防控情况下,老人没有智能手机,登记扫码什么的对他来说很麻烦,需要扫码的地方他都应该进不去,老人大概率就在路上,我们先从他家附近的街道开始找吧。

刘秀明:哟,小姜这别看人小,关键时候脑袋瓜子还转挺快呀。

苏建伟:那还是一样,我们先开着车在这附近找几圈,然后再分头行动。这大过年的队里人少,小甜你也跟咱们一块儿去找找,你和小峰一起行动。

刘秀明、姜峰、钟甜:好


16.路边 夜 外

四人在附近的街区兜了45圈,漫无目的地找了许久,始终没有找到李书尚的身影,甚至连相似的老人身影都没看到。

刘秀明斜靠在车边,苏建伟站在旁边。

刘秀明:妈呀,这大过年的街上人影儿都没有个,还不知道这老头儿长啥样,经常去哪儿,穿啥衣服,有啥特点。咱去问谁啊,这咋找啊!

苏建伟:老刘,你别着急,我们仔细找,看看有没有像描述那样的,总会找到的。

钟甜和姜峰从街对面小跑着过来,一人怀里抱着两瓶水。

姜峰:刘哥、苏哥,先别着急,喝口水。

电话铃声响起,钟甜连忙把怀里的水递给姜峰,接起了电话。

钟甜:喂,你好,北京志援应急服务队钟甜。已经找到了吗?好的,我们马上过去,十分钟就到!

钟甜挂断电话,面露兴奋地说:派出所已经查到老人的照片和信息了,让我们立刻去取,刘哥,我们快去海淀派出所

刘秀明:好嘞,上车!


17 派出所 夜 内

苏建伟、刘秀明、钟甜、姜峰四人在派出所大厅等候。一位民警匆匆走出,手里拿着几张刚打印出来的纸。

民警:这是李树尚的信息,你们可以记录一下照片、职业、前户籍地址什么的,身份证号这些不要记录。感谢你们在疫情这个时候还能为我们民警分忧,寻找走失老人,真是给我们、给居民帮了不少忙。

苏建伟:警察同志,这是我们应该的。疫情这个时候你们也辛苦了,还得多谢你们帮忙找这老人的资料。

民警:没事,你们尽快记录吧。对了,门口的行程码扫了吧?

刘秀明:扫了扫了,我们四个都扫了,您放心。

姜峰拿出手机,拍了下老人身份证上的照片,在备忘录记下了老人以前的户籍地址和工作地点,手指停留在“市皮革厂”几个字上。

姜峰:苏哥,这老人退休前在市皮革厂工作。会不会和以往一样,老人去了以前熟悉的环境?我们在这一带找了仨小时都没一点儿消息,不然我们去市皮革厂旧址看看?

苏建伟:小姜说得对,很可能老人去那一带了。我们再去找找看!

四人跟民警道别后转身走向派出所门口。


18 市皮革厂旧址附近 夜 外

凌晨,夜更黑了。寒风呼啸,天上开始飘起了雪,路面上也积了薄薄一层。

早已废弃的皮革厂附近设施陈旧,路灯发出昏暗的光,附近的街上空无一人。

一辆面包车从远处驶来,停在老皮革厂门口,苏建伟、刘秀明、钟甜、姜峰四人下了车。

苏建伟:我们分两组来找。我和老刘一起,小甜和小姜一起,这样相互间也有个照应。

姜峰:好,那我们往那边找。

姜峰指了个方向,和钟甜一起顺着路往北面走去。

苏建伟随即和刘秀明朝着反方向走去。


19.皮革厂北边路边 夜 外

钟甜和姜峰沿着路一路走,一路张望。突然,钟甜回头看向路边的小巷,一个黑影出现在小巷深处。

钟甜定睛一看,黑影却又消失。她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眼花了,便未在意,接着向前寻找。

钟甜走着走着,突然眼前一黑,在雪地里走得踉踉跄跄。嘭得一声,腿软跪在了雪地上。

姜峰见此状,连忙上前扶着钟甜,把她脸上的口罩摘下。只见钟甜脸色苍白,唇无血色。

姜峰(焦急):甜姐,你怎么了?

钟甜(迷迷糊糊):没,没事。只是有点累,可能是低血糖了。

姜峰:我先扶你回车上歇一会儿吧,这外面太冷了。车上还有点吃的。


20.车边 夜 外

姜峰一手扶着钟甜,另一只手从兜里掏出钥匙打开车门,随即小心翼翼地把钟甜扶进车内,自己也坐了进去,拉上车门。

钟甜靠在座位上闭目养神,说道:没事,我没那么脆弱,休息一下就好了。

姜峰:你别逞强,先歇一会儿,苏哥和刘哥也在找呢,别给自己那么大压力。

钟甜睁开眼睛,眼角泛着泪花。

钟甜:我爷爷,就是在这样的冬天……

姜峰沉默了一瞬,张开嘴却不知如何开口,接着才匆匆安慰道:别担心,别担心,一定能找到的……

姜峰轻轻地环住了钟甜,轻抚她的肩膀。


21.皮革厂东门处 夜 外

苏建伟和刘秀明还在寻找之中,不知不觉走到了市皮革厂东边的小铁门。在小铁门不远处有一团黑影。

苏建伟:老刘,你看那儿是不是有个人?

刘秀明:哪儿有人啊?那不就一垃圾桶。

苏建伟:不是,你仔细看看那垃圾桶旁边是不是有一双脚?

刘秀明:诶呦,好像还真是,咱赶快过去。

两人小跑向远处角落的垃圾桶。


22.垃圾桶旁 夜 内

皮革厂东门角落的垃圾桶侧面,蜷缩着一个老人,双手冻得发紫,旁边放着个上世纪780年代常见的铁饭盒。铁饭盒已经锈迹斑斑,隐约可以看到里面装着两个白面馒头,被雪覆盖了一层。

苏建伟和刘秀明匆匆跑近。

苏建伟先看到了老人,连忙脱下身上的厚棉服给老人盖上,蹲下仔细看老人的状况。

苏建伟回头冲刘秀明喊道:老刘,快打120

刘秀明:好嘞,好嘞,我立刻。

边说刘秀明就掏出手机拨打电话。

苏建伟轻轻扫开了老人脸上的雪,看清了老人的样子,正是他们在寻找的李书尚。

苏建伟:大爷——大爷——您醒醒。

老人迷迷糊糊睁开双眼,身体颤抖着,含糊地说:你?你是谁啊?我怎么会在这里?

刘秀明打完了电话,连忙也蹲下来,把围巾解下来盖在老人腿上。

刘秀明:大爷,您怎么跑这来了?跑这么老远。

老人:我是工人啊,我在皮革厂做工的。这工厂好几天没开门,我都没办法做工、吃饭、睡觉了。(委屈状)

苏建伟:老爷子,我们先扶您起来,上我们车里暖和暖和好吗?

李书尚:你们是谁啊?我不跟你们走,我还得等着厂里开门上班呢,不然我儿子就得饿肚子了。我还得把馒头给我儿子呢,我好不容易找到的。

老人说着把地上的饭盒拿起来,冻得发紫的手指碰到冻得冰冷的饭盒时不禁抖了抖,但还是没有放开手。老人用手把饭盒上的雪拨开,苏建伟这才注意到那是两个脏兮兮的馒头、还带着点发霉的痕迹,每个馒头上各被咬出了一个小小的缺口。

刘秀明:老爷子,我们是志愿队的队员,您儿子在家里等你呢,快跟我们回去吧!不信我们给您儿子打个电话。

说罢,刘秀明便拨通了李景荣的电话,打开免提,凑近老人。

刘秀明:您好,我是北京志援服务队的刘秀明啊。我们现在找到您父亲了,在皮革厂这边。老人在雪地里,我们叫了救护车来,先去医院看看老人的情况。但他现在不肯跟我们走。您和他说说吧。

李景荣:爹,是我景荣啊!我在家等着你呢,你快跟人队员一起走吧!你不见了快急死我了!

李书尚:(颤抖又含糊的声音)好,好,听儿子的,我跟你们走。

苏建伟拍了拍老人身上的积雪,和刘秀明一人一边扶起了雪地里四肢僵硬的老人。救护车的声音从远方传来……


22.车内 夜 内

苏建伟坐进车里,抖落身上的积雪。

苏建伟:小甜没事儿吧?

钟甜:谢谢苏哥,我没事,就是没吃晚饭低血糖了。老人找到了就好。

姜峰:刘哥呢?

苏建伟:他跟着救护车陪老爷子去医院了。正好让他歇歇,回去我开车。我先把你们俩送回去,然后去医院找老刘。

钟甜:苏哥,我们也可以一起去的。

苏建伟:年轻人啊,还是要多注意点儿身体。你们回去好好休息休息,明天再来顶班。

钟甜:好吧,谢谢苏哥。

姜峰:有什么事就叫我,我身体可好着呢。

钟甜:对了苏哥,刚刚我和小峰想到了一个帮助阿尔兹海默症老人的新形式。

苏建伟:嗯?你们说说?

姜峰:现在不是到处都用二维码吗。我大学是学计算机的。我回头试试搭载个平台,登记阿尔兹海默症老人信息,生成二维码。别人扫了就能看见咱们救援队的联系方式和地址,我们也能查到老人登记过的信息,在最短时间内展开行动。

钟甜:我们可以把这个码印在马甲上,发给我们以前救助过的、还有其他有需要的老人。这样他们走丢了,路人只要扫码,就能联系上我们了。

苏建伟:这点子不错啊,现在哪儿都在扫码支付,咱也可以扫码救助了。行,那小姜你之后就主要做一下这个,有什么问题随时提,有花费跟救援队挂账。

姜峰:好嘞。


23.车外 夜 外

凌晨三点的北京,四下无人,只能偶尔听到远处传来的鞭炮声。

在路灯的映照下,香槟色的面包车泛着暖融融的光,缓缓向前方驶去。


24.救援队办公室 日 内

一月后

办公室内井井有条。两名队员在有条不紊地接打电话;三名队员在电脑上处理着信息;门口处,还有三四名队员在整理着印有二维码的橙色马甲。苏建伟也坐在办公桌前,在电脑上处理工作。

队员1挂断一通电话后抬头说:苏队,有路人打电话说陈山一个人在建国门外大街。打给他家人确认过了,人都不在家,估计是自己出的门。他儿子现在没空,希望我们能去接一下。

苏建伟:他家没人?

队员1:说老太太出门买菜了,一会儿就回去。

苏建伟:好,小王,你去建国门外大街找一下吧,开我的车去。陈姐,发一份老人信息给他。

门口的小王放下手里的马甲交给队友,说道:好嘞,我马上去

苏建伟站起身来,走近几步,把钥匙交给小王。

苏建伟:完了把老人送回家去,确认老太太接到人了再走。

小王:没问题。

小王接过钥匙,穿上印着“北京志援应急服务队”荧光绿色马甲向门外走去。


25.街道 日 外

小王开着车穿过街道,路过几位穿着红色马甲的老人,在家人的陪伴下在路上散步。


26.建国门外大街 日 外

身着绿色马甲的小王在大街上一边走一边张望,没过多久就看到前面出现了一位穿着橙色马甲的老人。老人站在街边,迷茫地四下张望。

小王打开手机,确认了老人的照片,小跑着到老人跟前。

小王:您好!北京志援应急服务队,来送您回家!



首页
印象华园
文化华园
活动公告
一元主导
多元融合
和而不同
您是第 位访客

中共华侨大学委员会宣传部
电子信箱:culture@hqu.edu.cn
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