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华园,华泉》——“承志文艺奖”2022原创文学大赛优秀奖获奖作品

作者: 文学院2021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校友 崔子璇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2-09-26    浏览次数:

《华园,华泉》(散文)


崔子璇


本文系“承志文艺奖”2022原创文学大赛优秀奖获奖作品


文化的泉,是漫着华园,淌进我生命里的。所以我常说,华园,是我的文化启蒙。

犹记初逢之时,刺桐花开,石板新绿,中文系的大门静默而慷慨地向我展开双臂,似是在准备拥抱一个阔别文化故土多年的孩子。后来,求学之余,听学姐们说起,我入学的这年,恰是华大文学院第一次招收理科生。大抵一切皆缘吧,与文化的这一遇,竟绵延了多年。

文学院一直是与承露泉相伴的,它静默地隐于苍翠,如素衣的墨客负手而立,对着文化的磅礴吟诗作对。于是,当我仆仆入闽,落足他乡时,一声声清脆的课铃便成了我的引路人。国学甲骨,佛学百代,文化的血脉在三尺讲台上,肆意而轻盈地龙飞凤舞,在我四年的青春岁月里,落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俗话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故此后的人生征途,我便再也没能放下过,华园赠与我的炎黄风骨。

犹记那年夏天,时值十八岁之末,我因着学院交流的机会,与大理白族的文化之风谋了面。于是,此后再忆洱海,常是在风花雪月外,多了一份对本主崇拜的思考。苍山的雾霭,采菱角的阿婆,上沧村的斑驳,都在无形之中重塑着我对文化的理解,在我尚显浅淡的人生底色里一笔笔地描摹着生命走向的脉络。这大约是我文化开智的际遇吧,当大瓦房,空腔腔的白族人用特色的生皮与应季的松茸热情招待了我这个异乡的人,这个茅草房,油香香的汉族人的时候,我才知文化的传承非高雅之远物,而是求诸于迩,土生土长,衣食住行。

后来,重回泉州,我便常于假日遍访街巷,既于夏夜同银发老人听南音,亦于周末闲时观一场木偶戏。我不再满足于吟诗作对,记录笔记,而是渴望在文化的召唤下,跟随其遗落在岁月中的痕迹,找到老师口中,那座历史的城。

朱熹称泉州为佛国,道其满街步圣人,于是当佛学讲堂提及弘一法师,讲到其绝笔悲欣交集时,我便迫不及待地捧着爱是慈悲之语踏入开元古寺,在这传说桑开白莲的古道场里,深切领悟氤氲青烟之下的佛语。

后又知外使穿过波涛于此落脚,称泉州为刺桐港,于是当汉语课堂提及渔村与许世,我便赶着妈祖盛会的热闹,赴约远洋的蚵壳与女人的簪花围,于新闻报道的字里行间,细读着早已隐寂于市井喧嚣的锡兰往事。

所以,如果说是泉州的深厚底蕴托举了华园的文化魅力,那么,四年寒暑,华园中亮起的每一盏明灯,都给予了我一份对溯源文化之理想的照亮。

大四那年,毕业在即,我站在国旗下,握紧话筒,娓娓道来华园与我的故事。

梁启超曾言,男儿志兮天下事。大三的我不再为少年心事强说愁,而是开始思考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意义。所以我选择去校董会做一名递话筒的小透明,在配合后勤工作之余,倾听一代代侨胞是如何以其合力架起多元文化的桥梁,感受他们的家国情怀与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那时候,我突然明白,作为华大的一名文院学子,在服务于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上,我的身上该有怎样的责任与担当。

于是,迈出校门后的我依旧选择了与文化作伴,做一名传播者。我去西藏写拉萨的故事,挖掘佛教文化的多元与璀璨;去成都参加国际女性影展,思考她文化的崛起与发展;去湘地的小城山间,学习非遗传承的蓝染,感悟青出于蓝的魅力。

常言道,文化如水,源远流长。如此这般,那我便要道一句,华园如泉,盈科后进。它不仅引我入渠,还给予着我诸多教诲,一番打磨,几多叮嘱,使我在中华文化的泉流涌动中,有所来路,亦有归处。

如今青山拂过,路行他乡,再回望,深觉感激,感谢华园的培养,感念与其初逢时它赠与我的,一树婆娑,一树菩提。


首页
印象华园
文化华园
活动公告
一元主导
多元融合
和而不同
您是第 位访客

中共华侨大学委员会宣传部
电子信箱:culture@hqu.edu.cn
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