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寻》——“承志文艺奖”2018原创文学大赛优秀奖作品

作者: 陈紫燕   来源:党委宣传部、图书馆   发布时间:2018-11-13    浏览次数:



(散文)


陈紫燕


本文系“承志文艺奖”2018原创文学大赛优秀奖获奖作品


(一)


桨声将浮生一梦碎作水声,再握紧的船票终归从手中脱落了。咸涩的海风抚过已然开裂的手掌,酥麻得带有几分亲腻。我深深地,深深地俯首,望着脚下的黄土地,粲然一笑。也许千年之后,在这片土地上,在一切故事都已沉默后,有人会用镊子小心翼翼地翻出那张小小的船票,认真辨认上面的古文字,他该是会嗤笑吧,又或是编出怎样光怪陆离的故事。他该不会明白,在那缤纷的阳光下,在那微涩的海风中,那一湾海峡旁,藏了多少难以言说的情意。


我终究是要走了啊。每一次探寻都是心灵的趋近,每一分别离都化作闲愁几许。我来往于那湾深水涧,跋涉过华夏河山,去寻那尸横遍野的疆场,去寻那车来船往的乐土,去寻先祖们千丝万缕的联系,去寻——根!愈是靠近,愈是疼痛,而我终于明白余秋雨那句:不是距离的遥远,也不是时间的漫长,才会产生痛切的思念,真正的痛切是文明意义上的陌生,真正的思念是陌生中的趋近。


(二)


在我的记忆还未成型时,总被爷爷奶奶抱坐在膝前,围着烧得极旺的炉灶,在那摇曳的火光中,听他们说起“大陆”,我不明白他们提起那两字时微润的眼眶,不明白那湾深水涧的尽头是什么,更不明白那眼神中,那尽头外,是怎样无穷无尽的期盼。“大陆”二字在我破碎的记忆里悄然扎根,冥冥之中,却念念不忘。


而当我终于念起那一段“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心中莫名涌起的哀愁又是为何。青莲乡或是碎叶城,哪个才是天才李白的故乡,我不曾造访;苍茫齐鲁大地,悠悠西子池水,谢灵运脚下的泼墨画卷,我不曾造访;那无穷无尽的远方,是九州还是江湖,我不曾造访。远方的风吹来,我的眉目沾染了远方的气息,那强烈的悸动牵引着我一看再看,终于破开重重时间的尘埃,清晰地明了,那就是故国,那就是故乡!


原来水的尽头,山的那端就是故乡啊!那片孕育了无数炎黄子孙的土地,那悠悠的池水又是怎样哺育了那些个钟灵毓秀的人儿,那漫天的黄沙又是怎样锤炼了那些个壮汉的铮铮傲骨;玉门关的羌笛可还愿意寄托我的情思,长亭外的折柳可还明白我的想念?我多么想回去看看啊,去碰碰敦煌无声的壁画,听听历史隆隆的震颤;去抚摸西子漫漫的长堤,翻飞光怪陆离的神话;去挖挖浙江丘陵上贫瘠的黄土,感受故乡的馈赠与朴实。


我陷入了无穷无尽的思念,我疯狂地了解那片土地的故事,从先秦至今,从周游列国至战火挑起,愈是了解愈是疼痛,那孕育了我无数先祖的土地啊,究竟是为何,要承受这么多的沧桑与洗礼?我的心因了解你而跳跃,也因你的疼痛而疼痛。


(三)


我不知道,在我向往水的那端时,那儿的人们也在牵挂着我们。第一次了解到“廖承志”是在那封《致蒋经国先生信》。“祖国和平统一,乃千秋功业,台湾终必回归祖国”字字铿锵;“千秋功罪,系于一念之间。当今国际风云变幻莫测,台湾上下众议纷纾,岁月不居,来日苦短,夜长梦多,时不我与。盼弟善为抉择,未雨绸缪。寥廓海天,不归何待?”句句关情。此信一出,我等侨胞内心激荡,纷纷响应。原来痛切的思念远隔一湾海峡照样可以产生强烈的共鸣。


我慢慢地了解到承志先生,那位一直致力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伟大革命家。承志先生及其祖辈、父母都是华侨,他关心和维护海外侨胞的正当权益,殷切希望台湾同胞能够回归到祖国的怀抱。即使他曾被误解,因与侨胞联系过于密切而入狱,可他依旧无怨无悔地为国家效力,坚持着对的事情,在祖国统一这件事上挺身而出,毅然发声。承志先生与经国先生的纠葛我也略有耳闻,父辈的恩怨暂且撇开,同窗的情意也因党派对立而无法往来,更何况承志先生还因蒋老先生入过狱,此间情况不足为外人道。此番书信,也算是“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了。


还未等台湾当局正式回应,噩耗传来,承志先生因心脏病突发不治而亡。那位鞠躬尽瘁毕生为国的革命者啊,知晓自己的身体已支撑不了多久,愈发努力地为促进祖国统一贡献力量,“一国两制”有他的想法。他古道热肠,又不失赤子之心;爱好吟诗作画,又能抽烟喝酒开玩笑;工作时严谨认真,闲暇时豪爽开朗。这样好的人儿,还未等祖国真正统一,还未等台湾做出反响,就猝然长逝,他的心中该是多么的遗憾与不甘啊!


而两岸,也因他的这封公开信,破开了长达三十多年的坚冰。


(四)


终于,在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台湾开放了“三通”。我握紧手中的船票,心知这是凝结了无数革命党人和侨胞心血的成品,小小一张船票,沉甸甸地压在我心口,炙热滚烫。当我踏上甲板,凝望着滔滔海水,内心激荡不知言语如何能表达,各种复杂的情感在那一瞬交织,我的心繁杂得像被厚重苔藓覆盖。我回首,深深地,深深地凝望那生我养我的宝岛台湾,苍翠是你最美的样子,而我,要去寻那一抹枯黄,那斑驳纵横的黄土地才是我的根啊!即使我不曾造访,生长在血脉里的东西要如何轻易割舍,未曾谋面,就已心跳相连。


第一站,拜访承志先生之墓。我望着那座雕像,没想到第一次见面竟是这般,他的眉目已经凝固,神色间却还有几分从容。他那样家世的人啊,本该鲜衣怒马,叱咤政坛,却不想终年陷于牢狱之灾,熬坏了身体。几句致辞怎道得尽他一生的功勋,我也只能在承志先生墓前,轻轻念一句:我来看您了。香樟依旧,红枫似火,烈士的英灵永世不朽。


第二站,拜访浙江之故土。我终于走进了那一片丘陵,走进了那人杰地灵的江南,走进了我的,故土。故乡的风尚且带着暖意,慵懒地扶起我的发,好似情人温柔的手。一切是那么陌生,愈是靠近,愈是痛切。


第三站,拜访华夏之疆场。第四站,拜访蜀道之天险。第五站,第六站,第七站……


后记


这是一篇以四十年前台湾某侨胞口吻写的传记,我翻阅了许多资料,试图揣摩他们当时的心理,文中的“我”仅是千万侨胞中的一个缩影,仅以此篇记侨胞对祖国的惦念,记廖承志先生为祖国统一做出的无上贡献,记我对台湾回归的美好愿景。




首页
印象华园
文化华园
活动公告
一元主导
多元融合
和而不同
您是第 位访客

中共华侨大学委员会宣传部
电子信箱:culture@hqu.edu.cn
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