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建宁分校的故事》——“承志文艺奖”2020原创文学大赛铜奖获奖作品

作者: 政治系1963级校友 江显锥(中国香港)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0-10-07    浏览次数:


建宁分校的故事(散文)


江显锥(中国香港)


本文系“承志文艺奖”2020原创文学大赛铜奖获奖作品



“912信箱”这一建宁分校的通讯地址,相信每一位参与分校建设的师生都不会忘记。建宁分校的故事从912展开……

1965年,同学们在校园里度过了一个朗月当空照的中秋之夜,翌日凌晨,政治系三、四年级﹙政62、63级﹚的师生120人坐上大卡车,奔向建宁。大卡车没有座位,我们坐在大件行李上,下午抵达福州,随即转乘火车到三明过夜;9月12日早霞已退,我们坐上公交车,沿着崎岖峭拔的山路上爬,到了泰宁金湖,汽车驶进大趸船渡湖,再上行到武夷山脉中段,经过了两天的颠簸,黄昏时分抵达这个海拔1500公尺的闽西北山城。


适应环境 融入山区

为了响应福建省委建设三线的号召,华大决定在建宁设立分校,县委很欢迎,他们已腾出了县委党校、森工局、粮食局仓库等作为我们的宿舍、教室和食堂,虽然分散,总算有个家。

我们刚刚安顿下来,即迎来了第一次面向群众融入社区的机会,师生们欣然答应了县委之邀,参与“庆祝国庆16周年文艺晚会”演出。虽说只有半个月准备,而大家胸有成竹。四个月前,全校师生参大型史诗歌舞剧《东方红》,舞剧分八场,政治系负责抗日战歌》30位同学抓紧课余时间在食堂彩排,预备好服饰、道具。国庆节晚上,华大同学首先表演大合唱,接着表演抗日战歌,从悲壮的“松花江上”、“黄河颂”,到激昂的“游击队歌”、“毕业歌”……,一连串歌曲以独唱、对唱、合唱与舞蹈融为一体,造型唯妙唯肖,演绎了抗日战争一幕幕可歌可泣的场面。20分钟的演出,台下鸦雀无声,演出一结束即掌声雷动。掌声既是对节目的欣赏,更是对华大师生的关爱和鼓励。这场表演给县委干部、当地群众留下了最美好的第一印象!





同学们来到资源缺乏之地,困难多多,然而大家都想方设法、自己动手、互相帮助,解决了一连串的问题。没有浴室,就用木条、茅草搭建简房,供师生提水冲凉;宿舍没有书架,就自钉自造;冬夜冷冻,就捡柴烧火取暖;没有什么娱乐,就结伴唱歌跳舞、打羽毛球……春节期间,适逢大雪纷飞,师生们一起玩雪球、造雪人,欢度新年。有一次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来山区慰问演出,我们坐在前排观看,是一次难得的文化滋润。同学们还克服了水土不服、干燥等不适,适应了新环境。进而,到社会大课堂去学习,锻炼自己。



在周日,同学们常组织到农村去。我们参加了秋收,参加了民兵训练。能歌善舞是侨生的特点,政四同学尤为活泼,他们组成文宣小队,到城郊的公社表演,有民族舞、东南亚舞,又唱又跳,深受干部、群众的欢迎,宏扬了华大的声誉。



原来,建宁是老苏区,在上世纪30年代,是红军长征的粮草基地,十位开国元帅中有八位在此指挥作战,革命文物处处,我们经常走过的万安桥,誉称“红军桥”,正是胜仗之桥;我们参加秋收的农村有朱总司令驻军的“将军庙”,原为关帝庙;而较远的“朱毛红军楼”原为天主教堂,已变成“溪口人民公社”办公室。



在此革命盛地设立分校,据说是林汝南副校长的提议,林副校长早年是闽中游击队的领导者之一,对福建老区很熟悉。校方组织了以总务长王福起为首的筹备小组前往考察,终于选定距县城五六公里的黄舟坊,有100多亩旧农场荒地,可建多座单层教学房、办公房、宿舍。


半读半工 用心用力

在此寂静山城,没有城市的烦嚣,正是埋首书卷的好机会。同学们都希望把失去的光阴追回。老实说,政治系上课的时间太少啦,政治系总是“政治运动”的先头部队,1964年政四同学去海南岛参加“四清”一年,政三到南安县“四清”大半年。真的,只有失去方知得到之珍贵,同学们在上课时认真做好笔记,晚上拿着一迭书本到课室自修;在宿舍大家相互分享带来的书籍,而搬到建宁的政治系“参考图书馆”,除了提供老师教学参考,也对学生开放,同学间、师生间经常交流讨论;有的写日记、写信,练练笔头……,同学们面壁山林,广深读阅,细心摘录,追求学问,形成了良好的勤学好问风气。

1966年3月土建系一年级的师生来到建宁,4月政治系一、二年级和中文系一、二、三年级也抵建宁。我们作为先头部队,都到车站迎接、帮拿行李。至此,建宁聚集了8班500多名师生。

这时候,杨曾艺教务长来到建宁作建校技术指导。他在师生会上指出,建校劳动不是把学生当作劳动力,学生可在建校中多方面接触,学习土木建筑技术,文科学生也要学习理工科知识;他说:半工半读应以读为主,可以一个月劳动两个月上课,可以晴天劳动雨天上课,灵活安排。

3月中政四首先停课4月全分校师生都投入建校劳动之中。建校先筑路,筑建这条连接县城与校区的公路为要务,每班包干一段。在这边,有的同学抡起板锤、锄头挖下高地泥土,有的挑到低洼处填上,来来回回,忙忙碌碌;在那边,四人一组又一组在“打夯”,拉高一块大石头,打在较松的泥地上,夯实路基,“一二三”吆喝之声此起彼落,筑路劳动轰轰烈烈。开山凿路,劳动强度很大,有的同学双手起泡、有的肩膀红肿,但他们都没有停下来,互换工种,明天继续,展现了侨生不怕吃苦、决心接受锻炼的勇气!



测量小组 初战告捷

在杨曾艺教务长的指导下,先后成立了测量组、电工组、木工组、土坯组、放样组、卫生员组和泥水工组。各组成员以报名、筛选产生,计划半年以老带新作轮流。

绘制等高线地图是当务之急,测量小组最早成立,由政三的黄炳烈、陈国通、林月英和我四人组成,一位土建系老师直接指导。经过一周的培训与反复练习,我们理解了视距测量原理,掌握了使用及调校水准仪、经纬仪的方法、绘图的技巧。最难的还是数学运算,中学时代的三角函数、方程式,早已遗忘,在此却大派用场。

我们戴着草帽,二人各扛一枝三米长的水准尺,一人扛着伸缩三脚架。一人提着经纬仪、带着笔记本和雨伞(保护经纬仪不受直晒或淋雨),到一水准点定垂心,微调对焦水准尺上的标数,并大声读出一组数据,另一人马上做记录。两支水准尺一前一后,顺时针跑了很多点,然后再反时针跑点一次。两次测量的闭合误差必须在许可值内,否则要重测。我们上午测量,下午计算及绘图。那些密密麻麻的记录,逐一对准《六位三角函数表》查出相应的数值,运算得出一个XY坐标值,点在网格纸上,接着连成一条条平滑曲线。就这样我们一公里一公里地跑点,一张张的等高线图画出来了,然后合并绘成不同比例的地形图。

有一次教务长来看望我们,称赞我们认真绘图。我问:筑建一条短短公路为什么要花那么多设计工夫?他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示意图说:建宁到处是山丘溪涧,五六公里路也要转几个弯、上下几个坡;任何工程都要做好前期工夫,不可后期补救……”他的耐心解释,令人佩服。

杨曾艺教务长1964年到任华大,听说是廖校长物色的人才,他在清华大学土建系任副主任,曾留学苏联,是国家著名的建筑工程师。学生们对有真才实学教授、领导都很敬重。如今大师就在眼前,拿着粉笔讲解,拿着锄头现场指挥,是多么亲切!


技术小组 相继设立

继而组成木工组,有政三的李月和、宋永洪和政四张正仁等十多位同学。木工组的工作范畴广,有的到山上锯树锯竹,有的到附近的木工厂买木材、买工具。他们自制扁担、竹筒,削尖一大堆木桩,修理锄头、铲子、箩筐。而木工组的主要任务是制造一批尺寸统一的“干打垒”土坯模具。模具由四块木板组成,一边可以拉开。在这间小木工房里,有的用墨斗拉线、有的锯、有的刨、有的凿,大家成了小鲁班,忙得不亦乐乎。

土坯政四多人负责试造土坯,以取得经验作日后推广。当地没有石头,而水泥、砖块很昂贵,所以采用大庆式的干打垒方式,用大量土坯砌墙。教务长多次强调:土坯制造不可偷工减料,所有土坯必须经过土建系老师的质量检查和强度测试,以保证校舍的安全!土坯组把买来的石灰、山坡挑来的红黏土和就地取材的泥沙按比例掺合,加上浸烂的稻草、加水拌成黏稠的泥团,再放入模具用脚踩实,抹平表面,稍干脱去模具,每天上下翻晒,连晒三五天,干透才有强度他们一切按部就班、认真负责,一块块“三合土坯就印制出来了。

电工组由政三的张业石等四人组成,在电工师傅指导下,学习万用表安全用电知识他们首先把远处的电源拉到借来的木工,自行钉线装电灯接开关电工组将在新校区大显身手。

卫生员小组乃全女班,每班两位女同学在校医指导下,学习止血包扎伤口等方法。她们背着“红十字”木箱,分散到工地,是最早的“赤脚医生”。

放样组由土建系负责,“放样”就是把图纸按比例放大在地盘上,用木条、木桩钉成建筑物的轮廓。他们首先在拟建公路的两旁钉上一支支木桩,上面划线并标明“+0.5m”、“-0.3m”……,方便同学们挖填。4月中,放样组增加了中文系一些师生,他们扛着锄头、锤子、锯子,带着木工组提供的木条、木桩,徒步一小时到校区,用水准仪校对,为地基放样。

至于泥水组,本为协助泥水师傅砌建墙身。刚组建即停止……

正当建校劳动热火朝天之际,传来了“5.16公告”,“文革”开始了,6月初北大的“大字报”从首都传到山区。6月中建宁师生也“停课闹革命”,不工不读,“抓走资派”的大字报贴满小小食堂。1966年6月底,建宁师生打着“回校闹革命”的旗号班师回到校本部。

建宁分校就此终结了,公路还没贯通,校舍还没开工。半工半读半途而废了,先头部队尝试十个月,其它同学只有二、三个月,深受欢迎的技术小组如昙花一现。然而,“文科学生学理工”的“半工半读”新模式,一直让师生们津津乐道,杨曾艺教务长爱护学生、谆谆善诱的君子形象更令人久久缅怀!


首页
印象华园
文化华园
活动公告
一元主导
多元融合
和而不同
您是第 位访客

中共华侨大学委员会宣传部
电子信箱:culture@hqu.edu.cn
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422号